注册 |登录

沙坪小师吧-新址spjyz.gzpwh.com交流论坛班主任工作 › 查看主题

11643

查看

6

回复
返回列表

go

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

1#
发表于 2010-9-5 10:4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作者:黄全愈

来过美国的朋友,大多都对美国良好的社会公德印象深刻。红灯前,很少看见有人乱闯。要排队时,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连退三舍”,但也大多是井井有条,不会有人“加塞”,“插队”。



       从1994年起,我每年都回国。在美国国内坐飞机时,一点不用为登机着急,没有人会同你“争先恐后”。但一到洛山基机场,或者其他国内同胞多的机场,特别是乘搭中国航空公司的航班,要登机,没有一点“奋斗精神”恐怕不太行。尽管大家都有座位,但也都要“奋勇前进”一下才过瘾。你说是国内的公共汽车,上得慢了,没有位子,甚至上不了车,挤一挤抢一抢,从逻辑上说还可以理解。这国际航班,付了一千多美元,座位早就准备好了,乘客是“一个不能少”的,比张艺谋那个电影还严肃。但大伙儿还是无端地神经兮兮,慌慌张张,推推搡搡,跌跌撞撞,好像是上飞机不要钱,又好像是座位要被别人抢掉……。见我愤世嫉俗,于是有高人指点不开窍的我:抢上飞机不是抢座位,是抢占行李的空间。我看不见得!不信,有机会你注意看一看,行李多的抢,行李少的也抢,没有行李的同样抢。有一次,我从上海飞昆明,途中飞机要在贵阳降落,让部分飞贵阳的旅客下飞机,再让部分从贵阳飞昆明的乘客上飞机。我们这些从上海飞昆明的乘客,在贵阳机场候机厅稍事休息后,再重新登机回到原来的座位继续飞昆明。我的座位靠窗,外边还有两个也是从上海飞昆明的乘客。结果在贵阳机场候机厅重新登机时,本来我排在前面,但那两个乘客非要抢在我前面登机。宁可在我要进靠窗的座位时再站起来让我进去,也一定要抢在前面登机。行李早在上海时就安放好了,还有什么可抢的呢?不是莫名其妙吗?如果说抢上飞机是怕没地儿放行李,那么,抢下飞机又是为什么呢?飞机尚在跑道上滑行,乘务员一再告诫不要站起来,但许多人还是神色紧张地站起来东张西望,并且唯恐天下不乱地抢着搬行李……抢什么抢?大家都得到转盘处认领大件行李,而且谁的行李先出来也只有天知道,因此就算你先到行李转盘处,先出机场的也不一定是你。如果说抢下飞机是为了抢时间,也还有些逻辑性,但你看看那些争先恐后的人,下了飞机悠哉悠哉地闲逛,就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了。



        每每看到同机的美国乘客冷眼旁观的神情,我心里痛。我还注意到国内的一个“电梯现象”:电梯的门一开,里面的人还没出来,外面的人就抢着往里面挤。有时候该出来的出不来,该进去的进不去。于是,电梯的门在人们的慌乱中关关开开……不信,你注意观察,从南到北,都能见到“电梯现象”。



        英文里有一个短语“SHARE WITH”,译成中文是“分享”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短语“TAKE TURNS”,是“轮流”或“互让”的意思。



       美国孩子在玩耍或游戏的时候,你常常可以听到这两个短语。当然,更可以看到孩子之间互相 SHARE WITH 或 TAKE TURNS 的情景。



         美国的电器商店或者一些超级市场,都会摆有一两部游戏机或电脑,让孩子免费、自由自在地玩游戏。游戏一般都是最新上市的,广告看得多了,孩子自然都很想试一试这个新玩意儿。



        矿矿还很小的时候,很愿意上这些商店,目的就是想玩这些游戏。店里的免费游戏机边,总是会有几个孩子围着,静静地等在一边,等玩的人“输”了,就马上接手玩。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很懂得“分享”和“轮流”的概念,以先来后到为次序,每人玩一个游戏,就会主动让给后来的人。没有任何成人在一旁督促,完全是孩子自发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据说,有些大孩子一时玩得兴起,输了又放不下手,有连玩他两盘的。但其他孩子也不闹,很平静地在一旁等着,大孩子在“公众压力”下,一般也不敢太“为所欲为”,最多多玩一盘,也就会自动“让贤”了。



        高中时,矿矿在网球队里排名第三,排第一的是个叫斯达奇的黑人孩子。矿矿很爱与他过招。斯达奇有个弟弟,矮他不止一头,也酷爱网球,几乎每次哥哥比赛,他都到场观看助威。哥哥一有空,他就挥拍上阵与哥哥过把“瘾”。当然,他们哥俩的水平远远不在一个档次。哥哥心里更愿意跟矿矿交手,因为有挑战才有刺激,也才有提高。



        但是,每当矿矿找到斯达奇的时候,往往弟弟正在抓着哥哥“过瘾”。如果按我们中国孩子的思维,哥哥的朋友一来,弟弟就该理所当然地“礼让”了。但是我发现, 每逢矿矿找斯达奇打球,这两个大孩子并不是简单地把弟弟赶下场,而是由两个大孩子中的一个(多数是由矿矿)出面,打败弟弟。然后,他们俩才能痛快地“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后来,我问矿矿为什么要这么做, 矿矿说:“怎么能随便把人赶走呢?要‘赶’就得按游戏规则办,把他打败。”

        我小的时候,不是这样想问题的。弟弟妹妹就是弟弟妹妹,是一个要绝对服从哥哥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平等的人。叫走开就得赶快走开,哪有什么打三个球决胜负的?



         玩耍、游戏、体育运动,都牵涉到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当我们今天哀叹市风日下,道德滑坡,感叹不知从何处入手进行道德教育时,从儿童时代的玩耍游戏中培养道德,对重建道德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



        道德情感不是从天而降的,从小时候的“玩耍”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尊重他人的道德。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才会在社会上形成道德的良性循环。

TOP

2#
发表于 2010-9-5 10:43 | 只看该作者
在“玩”中启蒙道德,养成道德的问题上,有两个误区或说陷井值得人们注意。

        一是以为道德就是严肃的说教,以为道德与“玩耍”无缘。

        在西方,一说起道德,就让人想起肃穆的教堂,想起道貌岸然的神父,想起苦口婆心的传教士,想起深不可测的牧师……



        在中国,说到道德,让人想起孔子,孟子……难怪,西方人把“儒家”,叫作“儒教”。

        道德总让人觉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因为,人们总以为道德是通过道貌岸然的说教建立起来的。其实,道德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行为,而不是语言。但,许多人却一定要给道德披上说教的外衣。让人以为道德就是说教,弄得道德很高尚,像个板着面孔的老先生。



      “玩”曾经与资产阶级情调,与“玩物丧志”什么的搭上了界。这样一来,“玩”就当然与崇高的,一本正经的“道德”沾不上边了。

         如今,虽然已不太可能给“玩”戴上什么帽子,但“玩”仍被看作是无足轻重的“儿戏”。所以,“玩”还是不太容易与道德挨上边。

        如何在“玩”中启蒙道德?如何在“玩”中体现道德?如何在“玩”中培养道德?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误区是,我们常常过分地强调孩子的“玩耍”、游戏和活动的“意义”。或者说,过于注意把孩子的“玩耍”、游戏和活动分为“有意义”和“无意义”两类。以为只有”有意义”的活动,才能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因此非常反对“无意义”的活动。



        于是,郊游就要体现集体主义,春游就要体现“莺歌燕舞”的乐观主义,游览长城就更要体现抵御侵略的爱国主义……似乎只有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这是对“玩”的一个误解。

        《中国青年》上曾登过一篇退休老师写的文章“一个班主任的无奈和内疚”。这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老师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她说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学校组织去一个很著名的风景点秋游,有个孩子想请假不去。理由是跟父母去过了,再去没意思。



    当时,旁边有位老师很不客气地说:“什么没意思,集体活动必须参加!

    这位退休老师说:“你和同学一起去过了吗?没有吧?那就去吧。”

那孩子脸上是一副又好气又好笑的表情。最后,还是参加了秋游。

        这位老师反思:“我知道要求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好处,也知道在集体活动的问题上批准任何一个孩子不参加,对其他同学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我更知道大多数时候老师会用‘必须参加’来要求学生。然而我心底里隐隐地感到不公,因为这毕竟只是一项活动,学生有权利选择,尤其是当他们有合理理由的时候。我总也忘不了那个孩子那种表情,她仿佛告诉我,我一边利用权力强迫她一边还强辞夺理的可笑与可气。”



    这位班主任想到了孩子的选择权利,非常难能可贵。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想一想,孩子在老师的强迫命令下,参加了集体活动,但是在参加的过程中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这个所谓的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是否使得这个孩子增强了一点点“集体观念”呢?在被强迫,被组织的情形下,除了对“集体”产生逆反的心理还会得到什么东西呢?

当被组织的“玩”背离孩子的兴趣、意愿时,“玩”就失掉了其原本的意义。对孩子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活动,是那些首先能让他们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能真正用身心投入的活动。



    在学校做总结报告时,往往会用组织了多少场集体活动来证明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上升了多少。这是一种很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思维。其实,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在社会团体中的协调能力,分工和合作的精神,个人和团体的关系等等,并不一定是从有明确“意义”,有明确“目的”的活动中学到的。以为有组织地,有目的的“玩”可以让孩子有意识地学到更多东西。这是对“玩”的一大误解。



    国内媒体曾有报道,主题是对组织夏令营活动的反感。说孩子们花了一笔钱参加夏令营,只是走马看花式的到处看看,没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接受道德的教育和文化历史知识的教育,因而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人的行为是不是都应该有目的?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哲学家们争了几千年。我不认为我有哲学家那种“杞人忧天”的性格。但对“玩”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却有兴趣思考。



        去圆明园去玩,没有站在那些残桓断壁前听一听导游背那一段“十年一贯制”的介绍;去爬长城,没有在八达岭上凭吊为抵御外族入侵而牺牲的先人……就不算“有意义”?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新华社驻海外的记者写的。他采访了几个美国人,让他们自己谈美国的教育,让人惊奇的是几乎每个人都认为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搞得很好。我到美国十几年了,除了听说美国公立中小学每天早上对国旗宣誓外,很少见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爱国主义说教。真正能体验到爱国主义的,倒是运动场上,正规比赛开始前的高唱国歌。全场人站立,手放在左胸上,仰望国旗,很是庄严。



        有一年,我们去观看矿矿高中的一场足球决赛。那天很冷,比赛的时间安排在晚上,观众都冷得包头包脑的。学校没有动员,却来了不少学生,还包括家长,都是自发来给校队打气的。比赛起来,场内场外的“集体主义”气氛,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整个比赛给你一个感觉――“为自己的学校骄傲”。

    从“玩”中获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TOP

3#
发表于 2010-9-5 10:44 | 只看该作者
成年人喜欢把自己的生活逻辑,搬到孩子的世界里。既然成人干活、吃饭、学习都有个目的,那么孩子的行为也应有个目的……我认为,我们虽然可以在“玩”中启蒙道德,养成道德,但并不是每一个游戏,每一次活动,没一次玩耍都非要有一个道德的目的。

其实,在孩子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时候孩子的游戏活动是没有直接目的的。孩子间的打打闹闹,根本谈不上什么目的或意义。但从孩子的情感,心理发育上看,又不能不承认这些活动,在孩子发育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成人不应该用想当然的方式去看孩子的活动,去安排孩子的活动,去划分什么活动有意义,什么活动没有意义。

我反对刻意地去划分孩子的什么活动“有意义”?什么活动“没有意义”?但我赞成要坚决阻止孩子的一些“有害”的活动。我们的文化,一方面不屑于把道德和“玩耍”有机地连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刻意地去划分孩子的活动是否“有意义”。

       我们总是把道德看得高高在上。因此,“玩耍”要为道德服务。也因此,不屑于主动地把道德融入“玩耍”中。我们实在需要走出道德的误区,去思考:

        如何在“玩”中启蒙道德?

        如何在“玩”中体现道德?

        如何在“玩”中培养道德?

        道德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东西”;道德也并不总是板着脸孔的说教和灌输。道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启蒙和培养。而“玩”在孩子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玩”是孩子道德启蒙的摇篮。

一个小小的儿时的游戏,也可能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小时候我最爱玩的游戏之一是“官兵抓强盗”。在这个游戏中,我学到了“忠于职守”,以致我现在做事的认真态度,让不少人无法理解。

  当时,有一本大概是从苏联翻译过来的连环画图书。故事梗概至今还记得:有一群孩子在公园里玩“打仗”的游戏。有一个孩子被“上级”分派去一个十分“重要”的岗位站岗。谁知,游戏刚开始没多久,突然阴云密布,眼看要翻风下雨。其他的孩子,包括这位孩子的“上司”都跑回家去了,而他却坚守自己的岗位。爸爸妈妈找到公园。他说:在接受任务时,他做了保证--没有命令,绝不擅离职守!大雨很快就要来临,怎么办呢?这对父母请来穿着制服的全副武装的警察。警察向孩子立正敬礼后,很像回事地表扬了孩子的忠于职守!并且告诉孩子:他的任务已经圆满地完成,现在他代表“司令员”命令这位忠诚的“战士”与父母一道回家!孩子这才 “撤离岗位”,高高兴兴地跟父母回家。

        回想起来,就是这本破破烂烂的没有了封面的连环画,不但影响了我在我的“官兵抓强盗”的游戏中的认真态度,而且影响了我成人以后的做事态度。

孩子需要孩子的群体意识,需要孩子自己的文化氛围。这就是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孩子成熟的摇篮。孩子更容易在,也更愿意在这种没有说教的环境里,启蒙自己的道德,培养自己的道德。美国中学生的网球赛,让我最感兴趣的一点,是没有裁判,没有司线,没有记录……一切都由进行比赛的双方队员“兼职”完成。有问题,有矛盾,也由双方参赛的孩子通过自行协商、协调,加以解决。

刚开始时,我不敢相信,认为这是美国中学网球场上的第二个<<新天方夜谭>>!即使有裁判,有司线,有记录,就是成熟了的成人还永远会为一个争议球争执不休,“黑哨”“红哨”地骂不清楚,更何况没有裁判监督的孩子?

出不出线,得不得分,双方各自得了多少分,全部由比赛的双方自己说了算。场上只有“你死我活”的两个对手,没有公正人,谁说了算?网球赛往往一个球就能决定双方的“生”与“死”,而这个或“胜”或“负”的关键一球,要由两个“敌对”的孩子来说了算,如果其中有一个道德出了问题,就成了死无对证……

不可思议的是,儿子在中学打了三年网球,正式的非正式的比赛,少说也打了上百场,竟然没有发生过,也没有听闻发生过因为我担心的这种“纠纷”,而进行不下去的比赛。

         桌面上下棋,下不过就在桌底下踢人。这是讥讽无棋德者的笑话,进而暗喻不遵守规矩的法治观念淡薄者。孩子从小在“玩”中学会遵守“游戏规则”,这很重要。遵不遵守游戏规则,关系到是否公平竞赛?讲不讲道德的问题?使坏、耍赖,昧着良心颠倒黑白的不道德行为,连本方队员和教练都会不齿。

        在“玩”中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培养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为将来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在“玩”中,不仅能启蒙和养成“费厄泼赖”的道德意识;还能够在培养团队精神的同时,启蒙和培养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道德观念。

       我们的美国朋友海琳的大女儿杰西卡,参加社区足球队,一路打进了社区的冠亚军决赛。那天杰西卡的足球队得了冠军。比赛结束后,胜方的家长,观众们热烈地鼓掌,并搭起了一个“凯旋门”,让洋洋得意的获胜者钻过。忽然,我听到球场的另一边也响起了掌声。转头一看,原来是输方的家长和队员们也为胜方鼓掌,并且还站成两排,搭起了另一个“凯旋门”,等着胜方的队员们去钻。等杰西卡带着伙伴们欢快地钻过凯旋门时,没有任何人刻意去组织,所有的观众,家长都自动走到一起,又搭起了一个长长的“凯旋门”,让两队的孩子手拉着手欢笑着跑过这座长长的由双方家长和观众搭成的“凯旋门”。整个球场充满了一种让人感动不己的崇高的道德气氛。这时,胜负已变得微不足道,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被升华,被放大了。

       我想:孩子们钻过这座特殊的“凯旋门”那一刻,一定经历了道德的启蒙和道德的洗礼……

TOP

gaiwangyi 该用户已被删除
4#
发表于 2010-10-2 18:17 | 只看该作者

Why do not you ask her ah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TOP

5#
发表于 2010-10-3 15:32 | 只看该作者

TOP

6#
发表于 2010-10-6 22:13 | 只看该作者
yue

TOP

7#
发表于 2010-10-7 11:44 | 只看该作者
okl

TOP

沙坪小师交流论坛spjyz.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5-17 09:43, Processed in 0.057748 second(s), 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