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沙坪小师吧-新址spjyz.gzpwh.com交流论坛班主任工作 › 查看主题

7956

查看

0

回复
返回列表

go

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是无价的

1#
发表于 2010-9-5 10:3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父母总以为自己最了解孩子,但父母往往并不了解孩子;反过来,父母以为孩子不了解自己,实际上孩子了解父母的程度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虽然孩子“了解”父母,但孩子并不一定“理解”父母。­

    说来说去,有点像绕口令,可能不太好理解,需要做一些解释。进行家庭教育的第一个前提是:了解你的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空间距离最短,接触时间最长,父母应该最了解孩子。但事实上,父母又最不容易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原因有二:一是容易带有主观色彩,被主观的偏见蒙蔽。只看到长处,看不到或不愿看到孩子的短处;二是自以为了解孩子,反而容易被空间的近距离拉远了心理的距离。­

­    父母总以为孩子不了解家长,实际上孩子了解父母的程度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方面,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了解孩子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几乎每一个孩子都很注意了解自己的父母。­

­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单向的,由上而下的。服从父母、听从父母、跟随父母是孩子的使命。即便是那些现代气息较浓的家庭,父母与孩子双向交流很平常,但由于父母是家庭财政的来源,因而在孩子面前天然具有强势。因此,孩子总是首先试图去了解父母。­

    这是人类生存基因所致。­

­    看看你的周围,许多孩子总以为很难了解父母,为了更好地适应甚至应付父母,孩子往往很注意了解自己的父母,结果把父母的心理、动向、脾性、好恶摸得一清二楚。不信?你留神一下,你会发现孩子非常清楚什么事情应该找妈妈,什么事情最好找爸爸。有一天,我曾从国内的网站上看到一则“成绩差,聘老爸”的趣文。­

­    据说,成都某中学在综合考试后召开家长座谈会。会上,老师发现,家长们都听得很认真、很投入,只有两位“家长”神情恍惚,心不在焉。老师一时好奇,关心地向这两位“家长”询问有关孩子的情况,这两位“家长”竟然连自己孩子的功课成绩都不知道,更有甚者,居然连孩子的年龄有多大也一问三不知。于是,老师顺藤摸瓜,又“牵”出了几个假老爸、假老舅、假老叔。经调查,在200 多学生中,竟有9 个孩子“聘请”了素昧平生的临时家长。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社会上竟有人以充当临时亲属为职业。­

­    在父母自以为最了解、但实际又最不了解孩子的时候,孩子的一双小小的眼睛却一刻不停地在观察着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了然于胸。在他们小小的脑壳里不断创作着如何应付父母的小计划。­

­    您说,那个父亲想对孩子隐瞒自己下岗的事实,但父亲天天不上班,如果又是住在单位宿舍里,大人们议论,其他孩子间议论,能瞒得住吗?­

­    父母的喜怒哀乐,一般孩子都很往心里去。如果这种喜怒哀乐持续的时间长的话,孩子很可能就会想办法去了解背后的“为什么”。因为父母毕竟是一家之主,家长的情绪影响到整个家庭的运转。­

­    当然,孩子了解父母并不意味着孩子理解父母。“了解”和“理解”是两个概念。父母要想得到孩子的理解,就需要真正的交流和平等的沟通。一旦做父母的获得孩子的理解,许多事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    下面是我在许多场合都讲过的矿矿的一个故事:­

    我们还在迈阿密大学当穷学生的时候,矿矿在学校开始学拉小提琴。很多孩子在学校学小提琴的同时,父母又出钱为他们请了私人老师。学校教的都是些皮毛,要上档次往深处发展,必须靠私人老师。在美国教音乐的私人老师很抢手,收费很高。我们当学生的,哪来这么多钱送孩子到私人老师那里学小提琴呢?矿矿只能在课堂上学,然后回家自己练习。­

    矿矿很理解我们的处境,从来不提他的同学到私人老师那里练琴的事,从未提出过要像他的同学那样到私人老师处学琴,也从来没有抱怨过我们没有钱送他去练琴,当然也从未说过父母亲不会拉琴,不要来说我拉琴的事,而是每天放学后很自觉、很专心、很投入地练习……­

    到了学期结束的汇报演出,有一个最激动人心的节目,是所有的小朋友跟着老师的钢琴节奏演奏曲子。­

    老师演奏的节奏逐渐加快,演奏到第四遍以后,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而停下来的孩子越来越多,老师越弹越快……最后到老师忘乎所以地“疯狂”演奏的时候,只剩下三个孩子能跟着老师一块演奏,其中一个就是矿矿!­

    从拉琴的姿势就看得出来,矿矿是那三人中唯一未受过私人教师专门训练的孩子。当人们发出狂风暴雨般的掌声时,我内疚极了,真想大哭一场……­

­    孩子理解了父母,许多事情不再用你去唠叨,孩子都会自觉自愿,甚至任劳任怨地去做。­

    我的父亲被划为“右派”后,突然从一个受人尊敬的高级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清洁工、打杂工。家里的经济条件、政治地位、人际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母的处境,父母的困难,我们四个小孩都非常理解。因此,我们几乎没让父母操过心。­

­    1979 年传说要给错划的“右派分子”补发工资,父亲美滋滋地用各种方案算他那万来元“工资”。要知道,那时管有钱人叫“万元户”。后来又传说,国家困难,不能发啦。父亲挺豁达地说:“万把块钱,要花也花光了,孩子争气才是无价的。” ­

­    或者我可以借我父亲的这句话来用一用:“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是无价的。” ­

    所以说,理解万岁!­

    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总是一方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对付、应付、敷衍着另一方,缺乏平等的交流和真正的理解,这个家庭能良性运转吗?­

    就是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大家没有相互间的理解,也是很难相处的。­

­    我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开诚布公的交流和平等和谐的沟通,以取得相互间的理解和支持。家庭的晚餐桌上是最好的沟通机会,时间、地点、气氛都很合适。心理学发现,人在吃东西时,心情会很好,交谈起来很容易沟通。我们家的晚饭桌前,总是伴随着信息交流、讨论甚至争论,气氛轻松,关系和谐。­

­    当然,父母间的事情,并不是都要告诉孩子。有的事情不便,或一时不便告诉孩子,也要让孩子知道:这事不便告诉他,或以后再告诉他,以换取孩子的理解。­

­    我读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曾经问过父亲一个使他非常为难、非常尴尬的问题。父亲的心情很坏,我以为他会发火。谁知,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你还小,讲了你也听不懂。等你长大了,爸爸再跟你说……”­

­    后来,我就再也没问过父亲。父亲深深叹的那一口气,获得了我永生的理解。

本文作者:黄全愈

TOP

沙坪小师交流论坛spjyz.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4-9-8 08:52, Processed in 0.057418 second(s), 1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